|
吾屬人士來暹始於何時?殊乏史乘可考。據資料所載暹羅之有吾客屬人士足跡,始自素可泰皇朝,至節基皇朝凡數百年。泰國客屬團體之組織,俱有百餘年,歷史大略可劃分為五個階段。 |
|
 |
1. 集賢館之創立 泰國客屬總會前身為「集賢館」創立於公元一八七0年,會址設於三皇府,主持人為李家仁,伍福二君,該集賢館之設,宗旨首重義氣,互助互惠,團結鄉親。 2.明順、群英時期 滿清末葉,由於人事變遷,乃分為「明順」「群英」兩派。其時主持明順者為陳順欽君;群英者則有梁廣及林義生等。 3. 暹羅客屬會所之成立 公元一九0一年同盟會客籍人士余次彭君奉命來暹,見吾屬同僑各自組織團體,分散力量,實非僑胞之福,乃出面奔走調停,勸雙方取消名稱。遂合組「暹羅客屬會所」以昭統 |
 | |
 |
|
一。公元一九0九年本會遂告成立,恭請暹內務部部長昭披耶戎嗎叻執行開幕禮,「暹羅客屬會所」之牌匾高掛於呂帝廟門外上。第一任會長楊禮卿,伍佐南副之,財政徐炎輝。本會成立之後第二任會長侯蘭汀君。第三任會長徐子亭君。 |
|
|
4. 泰國華僑客屬會館註冊 公元一九一二年本會換得拍柿路官地一塊(即現今會址)。眾議集資建築大廈。遂發起向暹政府註冊,集合了有識之士釐定章程,於佛曆二四七0年(公元一九二七年)十二月二十一日正式獲得批准,並選出伍佐南、葉雲舫為正副會長,財政熊幼霖,秘書黃少偉等。 |
|
|
|
|
|
 |
5. 泰國客屬總會之由來 公元一九三六年首訂本會駐內地各埠幹事處(亦稱分會)規章,俾使組織擴大,本會之名稱因而改為「泰國華僑客屬總會」。公元一九六七年內地各客屬分會為解決各項困難以利發展會務之需,陸續申請為當地合法社團,將分會易名為當地客屬會館。佛曆二五一五年(公元一九七二年)二月十七日召開會員大會議決通過將「泰國華僑客屬總會」改為「泰國客屬總會」簡稱「客總」。另成立文教、體育、宣傳、婦女、福利、工商、聯區及青年等八個委員會襄助發展會務;本總會擁有四座山莊(是隆、谷莊、崇正、贊化),六個神廟(三奶、呂帝、漢王、本頭公、關帝、觀音),二所學校 | |
|
|
(進德學校及亞洲商業學院),一家醫院(崇正公立醫院)。另設有獎助學金及敬老基金,每年頒發會員子女獎助學金及舉行敬老大會等活動。又佛曆二五四四年(公元二00一年)十一月十七日於北欖坡府舉行第九屆懇親大會時,一致通過更正「客屬」為「客家」。 |
|